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普通用戶帶來了讓人頭疼的病毒,卻為營銷業帶來了讓人歡呼的病毒式營銷。
通過自我復制的方式,病毒會通過互聯網、局域網,感染大量用戶的計算機。而在病毒式營銷中,營銷人士則可以借助用戶的主動傳播,真正吃上免費的午餐,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傳播效果。
病毒式營銷的感念最早由任天堂社長山內博提出,指一些優秀作品在發售最初,雖不為世人矚目,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玩家的不俗口碑,這些優秀的產品或者服務帶來的優質體驗,用戶會主動為你宣傳,達到“零成本”的病毒式傳播,
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快速傳播效應,病毒式營銷業由此成為現實,并受到營銷業的追捧。那么,網站制作推廣中,如何玩轉病毒式營銷呢?
4.2.1 巧做“病原體”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信息的傳播都必然需要付出相應的成本。但為何說病毒式營銷是“零成本”的呢?這是因為基于強烈參與和傳播熱情的用戶會主動參與到后續的傳播中,此時除去開始的傳播成本之外,后續的成本都轉嫁到了用戶身上,因此對于商家而言,病毒式營銷幾乎是網站制作推廣中一種“零成本”的營銷方式。
你要刺激用戶的主動參與和傳播,關鍵就在于創造誘人的“病原體”,正如病毒傳播一樣,一個強大的病原體能自行復制傳播,而在病毒式營銷中,作為第一傳播者,你傳遞給用戶的信息自然不能是赤裸裸的硬廣,而是經過加工的很好玩的或者有價值的信息,這樣用戶才會基于某種快感主動進行傳播。
1.選對形式
在移動智能終端與4G,WIFI網絡不斷普及的今天,文字、圖片、視頻都是你可以選擇的有效病原體形式。根據營銷需求和平臺風格,你可以選擇相應的形式。一般而言,簡潔、幽默的圖文是最好的病原體形式。
2.立意新穎
用戶之所以愿意主動傳播你的信息,必然是因為你的信息新鮮有趣,或者是能體現他的品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以新穎的立意征服用戶。你的立意最好能與“接力”相結合,讓用戶在“接力”的樂趣中,幫助你快速傳播。
3.通俗上口
大多數“病原體”都需要為之作slogen,(廣告語),此時你一定要采用簡潔明了、通俗上口的語言,方便用戶記憶,并依靠獨特的記憶點成為流行語,甚至是在再創作中,超越其本身的意義,被廣泛運用。
例如,耐克的“Just Do It”本就是人們日常使用的短語,但在耐克的文化闡釋中,這句日常用語擁有了豐富的耐克色彩,只要說起它,人們想起來的就是耐克。
4.藝術感染
基于本身定位,有些產品或者服務則不適合用通俗的“病原體”。比如一些藝術性或者專業性較強的產品,則需要在“病原體”中注入更多的藝術和專業細胞,從而引起用戶情感上的共鳴,或者是塑造自身的專業權威性。
4.2.2 巧發“病原體”
當“病原體”制造完成,你就要發布出去了,讓其快速傳播。此時你則要選擇最合適的平臺,以最恰當的時機,讓最有效的人去發布。
首先,對于“病原體”的發布而言,社交網絡是通用型的發布平臺,大眾的微信、微博,專業的知乎,文藝的豆瓣,以及唱吧、陌陌、秒拍等平臺,幾乎滿足了各種類型的“病原體”的傳播需求。
其次,“病原體”的發布時機要與營銷主題相契合,你可以從各種各樣的節日中進行選擇,也可以挖掘出某個日期的獨特意義,或者借勢某個熱點話題,總之抓住某個時機,讓市場輿論成為你的營銷助力。
最后,在社交網絡中,最有效的發布人就是自媒體,也就是所謂的“大V”,“網紅”,你可以用官方賬號發布權威信息,將“病原體”交到風格對應的自媒體手中,借助他們的影響力和“獨立性”,取信用戶并快速輻射。
“病原體”的傳播并不是無差別地傳播給每一個人,而是要根據“物以類聚”的群體效應,實現“滾雪球”式的精準傳播。因此借助有影響力的對應自媒體,你的病毒傳播首先就有了方向。良好的時機則為它的快速傳播,營造了合適的環境,最終,基于人際關系、社群效應的“滾雪球”式傳播,則能夠讓你的“病原體”盡可能傳播到你的目標用戶視野中。
4.2.3 監測“病原體”
網站制作推廣之病毒式營銷是基于用戶的主動傳播,但并不意味著你發布“病原體”之后,就可以“守株待兔”,還需要對病毒式營銷過程進行監測。
首先,嵌入代碼。在“病原體”的設計中,你要根據不同的發布方式,嵌入不同的代碼,從而在后期測試中,獲悉每種發布方式的具體效益,并根據此進行改善。
其次,引導傳播。“病原體”的傳播,往往會因為某個環節的失誤,而“誤入歧途”。此時你要對此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其繼續發揮效用,而非自此偃旗息鼓。
最后,實時改造。對于“病原體”的傳播而言,時機非常重要。但是在瞬息萬變的移動物聯網市場中,即使是半天的時間,都有可能導致平臺輿論的變向。因此,在后續的傳播過程中,你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對“病原體”進行實時改造。